在川蜀大地的医疗战线上,有这样一位老党员:他用50年党龄诠释医者仁心,以45年从医岁月书写责任担当,即便退休仍坚守临床一线,用余热照亮患者的生命之路。
他就是罗世锡,一位将毕生心血奉献给医疗卫生事业的共产党员。
扎根基层践初心医路求索攀高峰
1955年出生的罗世锡,青年时期便以“扎根农村、建设家乡”为己任,从村团支书到乡党委委员,在基层沃土中淬炼出坚韧的政治品格。1977年恢复高考后,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达州市卫校,从此与医学结下不解之缘。从渠县清溪长镇卫生院副院长到渠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,他始终以“做人民满意的医生”为目标——在重庆医科大学肺科学习班学习结业,于燕京医学院苦学三年函授毕业,赴多家三甲医院进修取经,最终成为了达州市地级学科带头人。2000年,他凭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研究,斩获市级科研进步三等奖,用创新技术为患者带来福音。
赤诚为民守初心岗位坚守显担当
2003年调任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后,罗世锡的工作状态进入“连轴转”模式。作为内科主任兼门诊部主任,他不分昼夜承担全院内科会诊、应急抢救工作,“白大褂就是我的盔甲,诊室就是我的战场” 是他的工作信条。
为了让患者“少跑路、少花钱”,他带领团队组建内一科、内二科、内三科,推动医院内科体系从“单一诊疗”向“大专科小综合模式”发展跨越。他把私人手机号、微信号留给患者,24小时在线解答病情,那些满载感激的锦旗、市长热线表扬信,见证着“把患者当亲人”的医者情怀。他先后荣获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“医德医风标兵”“优秀共产党员”及成都市卫生局、成都市人事局“卫生应急工作先进个人”等荣誉称号,用行动诠释“党员”二字的千钧重量。
银发生辉传薪火余热不辍映初心
退休至今,罗世锡依然活跃在临床一线,用“退而不休”的坚守续写奉献篇章。他常说:“医生退休不代表医心退休,党员离岗不代表责任离岗。”如今,他不仅坚持每周出专家门诊,更主动担任年轻医生的“传帮带”导师,将几十年积累的诊疗经验倾囊相授。在日常工作中,他以“五十年党龄”为教材,讲述“从赤脚医生到学科带头人”的成长故事,用亲身经历阐释“两个确立”的深刻内涵。当被问及为何如此辛劳时,他总是笑着说:“能为党的事业添块砖、加片瓦,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。”
从乡村田野到诊室病房,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染霜,罗世锡用一生践行着“为人民服务”的誓言。
他的故事告诉我们:退休不是奋斗的终点,而是奉献的新起点;党员的初心,永远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。
如今,在他的感召下,越来越多退休党员加入“银发志愿服务队”,在医疗咨询、健康科普等领域发挥余热,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。